概述
- 近似假设电场仅限于器件的某些区域。
- 一维器件被分为三个区域,其中电场或有或无。
- 在 P-N 结中,器件两端的两个区域没有电场,称为准中性区域。耗尽区具有电场并且位于结所在的位置。
耗尽区近似
除非做出几个简化的假设,否则上一页的方程很难求解析解。除了一维器件的假设之外,在确定上述方程的解析解时最重要的简化假设是耗尽区近似。耗尽区近似假设器件中的电场被限制在器件的某个区域。根据这一假设,该设备可以分为有电场的区域和没有电场的区域。下图显示了 pn 结,其中区域 I 和 III 没有电场(称为准中性区域或 QNR),而区域 II 有电场(称为空间电荷区或耗尽区)。
根据耗尽区近似,显示有电场和无电场的区域的示意图。随后在推导中改变坐标系,其原点位于耗尽区的边缘并指向准中性区。
使用耗尽区近似的一般步骤:
将设备分为有电场区域和无电场区域。
- 求解耗尽区(图中的区域 II)的静电特性。该解决方案取决于假设的掺杂分布。在这里,我们将计算限制为稳定掺杂和突变结。
- 求解稳态条件下准中性区(图中的 I 区和 III 区)的载流子浓度和电流。其中的步骤是:
- 确定指定设备的通用解决方案。通用解决方案将仅取决于设备中复合和生成的类型。
- 找到特定的解决方案,该解决方案取决于耗尽区边缘表面和状态。
- 找出耗尽区一侧的电流与另一侧的电流之间的关系。这取决于耗尽区的复合/生成机制。